从社工视角出发处理老人间的矛盾问题,秉持什么态度去交流和沟通是此次社工朋辈支持小组案例讨论中的重点。
老人在生活中行为举止相对“夸张”,常常惹来他人异样目光,觉得她们不像正常人。如何认识和分析这些“夸张”的行为,帮助老人赢得更多的理解、支持和改变。是压制、是赞美、还是默许、抑或……。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主张应以接纳为前提,保持价值中立,不评判。但在工作实践中处理老人的问题,尤其是老人间的人际纠分时,经常可能出现晕轮效应,将对老人先前的印象带入当下事件的解释与判断,影响对事件的客观认识而影响问题解决。澄清事实,用“陌生”的眼光去对当下事件中的人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对事件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和信息收集,充分保证资料收集的真实性,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社会工作者应时刻保持的专业操守。
杜绝“有色眼镜”和晕轮效应,从当下去发现和挖掘事件真相,寻找“夸张”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老人获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更多异样的眼光的转变和老人自身行为的转变,是小组成员在此次活动中的最大收获。
(李妍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