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症是与大脑相关的各种疾病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定向障碍、理解、判断力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并存在焦虑、抑郁、幻觉、妄想、暴力、不卫生等行为症状,会对周围老人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从而引发人际矛盾及纠纷。
此次小组活动旨在分析讨论如何与认知症老人保持适当的关系。本期案主老人思维、认知能力正常,但是与其居住的老人却患有认知症,认知症老人的言行对案主造成了负面情绪,案主日渐焦虑不安,遂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在案主看来,认知症老人的言行是故意针对她,且让自己的名誉受到伤害。
针对案例,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以下有效处理措施:一是开展互助性、支持性小组活动。将案主与遇到类似情况的老人组织起来开展互助、支持性小组活动,让老人在活动中自由抒发不良情绪,相互介绍自己与认知症老人相处的策略,给予案主经验式分享。二是转移注意力,弱化负面情绪。积极组织老人参加各类兴趣小组活动,鼓励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保持兴趣爱好以转移老人注意力,弱化负面情绪,延缓老人衰老及病理进程。三是联合医生作“如何与认知症老人相处”的宣教。为案主讲解一些认知症老人的病理症状及言行表现,让案主从同理心的角度去了解和体谅认知症的老人的不良言行,以消除自我情绪包袱。四是为案主构建社会人际支持系统。通过周围老人及工作人员的关心、体贴,让案主感受到被理解、信任、关怀与爱。五是对案主进行引导,增强其抗逆力。挖掘案主老人潜力,相信其有能力改变现状,引导其积极面对并正视现实,促进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李妍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