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偏瘫老人约占住院老人总数的20%,大部分达到80岁以上的高龄,日常行走都必须依赖轮椅,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均已基本接受。在本期小组活动中,针对“年轻偏瘫”老人的特殊行为,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法。
此次案例中的偏瘫老人刚年满60岁。老人在遭遇身体、家庭等系列不幸变故后情绪出现较大波动。老人性格固执,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自身言行对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失调。老人注重身体康复,对自己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各种“小偏方”深信不疑,导致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老人喜欢画画,因身体和环境原因而搁浅,但是心中仍不甘于放弃。
针对此个案,小组成员经过分析讨论总结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开展跨专业联合服务,召集医生、社工、护理人员共同制定个案服务计划。二是医生从医学专业角度对老人进行康复、健康宣教,引导老人掌握、运用适宜的康复方法,获得适度的锻炼。三是社工从内归因取向出发,将现存的人际、健康维护等问题回抛给老人,引发老人客观地进行思考,与老人一起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四是创造条件满足老人坚持原有兴趣爱好,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适当转移老人注意力。五是制定《噪音管理规定》,适当约束老人的不良行为。六是帮助老人和家属保持紧密联系,为老人提供亲情支持。七是护理人员从生活细节上多给老人支持鼓励。
(符艳丽)
|